时间:2025-07-30 14:13:23 来源: 点击数:28
杨崇均,男,1970年5月出生,湖北武当人,道医文化继承者,知名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国道医高峰论坛大会副主席,周易文化研究员,堪舆策划专家,湖北省道教协会教职人员。
杨崇均道长6岁开始,随同祖父学习道学、修炼、符箓、养生、正骨点穴、中医、针灸、周易、古文、书法、,天元大丹,地元神丹,人元金丹,斋醮科仪,音乐、法术、符箓、气功、太极、内家拳、修炼风水等。由于自幼深受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影响,刻苦学习钻研道教经典,精心修道,坚持爱国爱教,1987年6月,怀着一颗对道教的虔诚之心,徒步登上武当山,皈依武当全真教龙门派。从此,开始了修道生活。
道医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中医是依据《黄帝内经》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道医与道教的关系:--道医是上至道家,下至宫观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累积。道医借用了道家(道教)的文化,同时道医概说也采用了传统中医的文化,运用一系列独特的内容,医术和方法,在道教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由教内宫观大德道士、教外的道家学者组成的特殊道医流派。道医古称“大医”。孙思邈祖师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
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注定了它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佛教一起的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宗教学说,道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流传至今。民俗属于文化,本文将通过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的关系这一个方面来阐释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杨崇均道长认为: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宗教,它与我们民族的血缘、地缘、发殿历史、民俗习惯等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世界其他宗教明显区别开来,从本质上说,道教源于中华民族古代原始自然宗教和人为的神学宗教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