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郭台铭 鸿海集团的成长历程

   

    郭台铭:我是山西人
  郭“我是山西人,吃碗面、水饺、包子,就很舒服了,一点都不觉得不好,这才是真正的自我。”
  20年前在台湾,他名不见经传,所属企业规模连台湾前一千位制造企业都够不上;而如今他是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首富,他的企业一年生产全球1/10的桌上型电脑、2/3的个人电脑零组件,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代工之王”。他坐拥百亿,却不穿名牌、不开名车,用的是普通的老款手机,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创业时的执着和勤奋。他就是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郭台铭。 
  白手起家?艰辛创业
  常说自己是山西人的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1950年生于台湾。郭台铭的父亲是警察,生活拮据,但给了下一代很好的身教:“他给我们很好的身教,教我们安贫乐道,不该我们的就不该去拿,我们家从小到大都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沙发,最好的是藤椅,但我们不觉得自己贫穷。”
  这样的经历,让郭台铭贵为台湾首富后,依然每月花不到一万台币,生活十分简朴。最快乐的事是母亲下碗面给自己吃。“我是山西人,吃碗面、水饺、包子,就很舒服了,一点都不觉得不好,这才是真正的自我。”
  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因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他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用母亲给他结婚的20万元新台币(约折合现在人民币5万元),与朋友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
  不过一年时间,因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出现经济萧条,原股东先后一一退出。郭台铭不甘心“用结婚钱办起来的公司”就此倒闭,又向岳父借了一笔钱,独自把工厂顶了下来。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员工15名。在家人帮助下,一年后,鸿海开始赢利。
  郭台铭发现,对于新的全球工业形势来讲,模具是一个核心领域。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200万元新台币,郭台铭开始盘算建一家模具厂。这时他面临两个“更大的赚钱机会”:一是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地产和地皮价格不断上涨,他的工厂附近就有土地要出售,每坪才3800元,如果借机搞地产,肯定大赚钱。另外,制造业的蓬勃也让原料短缺,如果购买囤积,也会比代工赚得多。面对唾手可得的良机,首次拥有百万资本的郭台铭不得不仔细考虑。一贯雷厉风行的他花了两个星期才定下答案,天天问自己:“我到底是以赚钱为目的,还是准备从事长久的工业?”最后,郭台铭选择把钱拿来买最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发展技术实力,争取更大发展空间。
  抓住商机?成就基业
  1980年,郭台铭决定把所得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进一步扩充工厂、扩张产能中,同时提出了打造“先进制造力”的概念,“搞自主研发,不断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在这个方向上全力以赴,长期不变”。
  这一步相当大胆,扩大产能最大的隐忧在于,客户的订单要随着产能增加才行。过程很艰辛,公司流动资金甚至几次断炊,但设备和研发最终使他们接到了第一笔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电子零件订单。而郭台铭身边的一些朋友,虽然从土地、原料上赚了一笔钱,却再也止步不前了。
  20世纪80年代,家电业开始势头渐衰,鸿海的生意也大受打击,郭台铭决定开拓新方向。这也是鸿海创立后,第一次思考重大转型问题。经过市场调查,郭台铭了解到电子游戏机及计算机是未来的成长主流,计算机连接器很有市场需求。他认为,鸿海的过去可以称为“制造导向”时代,即以自己的制造能力来衡量做什么业务;而现在,鸿海应该走向“市场导向”时代,即市场需要什么产品,自己就做什么业务。
  1983年,鸿海利用日本进口的新设备,开发完成计算机连接器,开始与计算机厂商建立业务关系。这也是鸿海正式进入PC领域的第一年。当许多中小企业主把家电业势头渐衰看成是无法逆转的危机时,郭台铭却带着50%的技术把握,把别人眼中微乎其微的机会,化为日后成长的基石。1984年,郭台铭花费了将近1000万元新台币,从美国引进了一种关键设备,这几乎是鸿海当年所有的利润。“市场总是奖励有勇有谋的冒险者。”鸿海开始快速摆脱创业以来无法大步成长的困境,转型获得了巨大成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同年,鸿海以5.6亿元新台币的营收,正式进入《天下》杂志制造业1000大排名。1988年,鸿海员工达1000人,营业额正式突破10亿元新台币。这时的鸿海经过15年锤炼,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时刻担心撑不过明年的小公司。
  经营哲学 晋商风范 
  在创立鸿海之初,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要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学。虽然未在内地长大,但受父母影响,郭台铭的晋商特征还是明显张扬出来:勤劳、霸道、有野心。他也常说,自己就是一个地道的晋商。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5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 “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全球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品质好、成本低”的境界。 
  在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
  依托内地 回报家乡
  虽然鸿海在台湾已经具备了技术能量,但郭台铭知道鸿海要想不断壮大,一定要投资大陆,因为他的根在这里。
  1988年,郭台铭一口气在深圳买下500亩厂房用地,成立了富士康集团。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郭台铭在内地加速布局,将深圳厂房扩大到1400亩,员工增加至4万名,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组装基地;同时在江苏昆山投资建厂,员工4万人,成为鸿海关键零组件的大本营。
  1996年,富士康深圳生产基地扩建为龙华科技工业园,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准系统制造和系统组装生产基地。在华东,富士康先后建立昆山、杭州和上海等基地。其中,昆山工业园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个人电脑连接器第一大厂。2003年3月,杭州钱塘科技工业园建设拉开序幕,这是一个融研发、设计与生产为一体的无线通讯产业基地。2001年动工、2002年初步建成投产的“富士康(北京)科技工业园”,是富士康全球无线通讯的事业总部。如今,鸿海在深圳、昆山、天津等地设有36家全资子公司,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缆、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正是靠着在大陆的投资,郭台铭得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得策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 
  当然,作为山西人的郭台铭,在布局大陆时,绝不能忽视他的老家山西。拥有晋商、台商双重血统的郭台铭,更是不遗余力地回报着这片乡土。
  2001年6月16日,郭台铭偕夫人林淑如、女儿郭晓琳回到山西晋城市,捐献2350万元资助家乡发展公路、教育等公益事业。此次郭台铭捐资的公益项目有:捐资200万元修建晋城一中富士康图书馆;为建设家乡的牛土公路捐资500万元;为贫困地区的陵川一中修建学生公寓捐资50万元;向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各捐赠500万元奖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向山西大学网络中心、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山西省贫困干旱地区各捐资200万元等。2003年10月,郭台铭回到故乡山西,参加富士康企业集团(太原)科技工业园的开工仪式,总投资10亿美元的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暨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占地1000余亩,首期开发500余亩,2004年6月正式投产,成为山西引进的最大台商投资项目。
  正因为大陆是鸿海发展壮大的源泉与凭借,2001年,郭台铭在深圳的富士康公司成立中国共产党支部,这是第一家成立共产党支部的台资企业,其内在的含义不言而喻,“毕竟大陆对郭台铭、对鸿海的发展太重要了”。
  到20世纪末,鸿海已在欧亚美三大洲设立了60多个海外制造中心及分支机构,成为全球最大的PC连接器、PC准系统的制造商。近几年,郭台铭的扩张行动更加如火如荼。继成功打人电脑主板与手机生产领域后,他于2000年在捷克设立光通讯事业生产基地,2002年投资创立群创光电公司,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制造领域,2003年收购芬兰公司扩大手机机壳生产。现在除了半导体产业外,鸿海的投资几乎遍及岛内高科技明星产业。 
  如今,郭台铭的事业越做越大,他已连续3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列为台湾科技首富,鸿海公司产值连续3年稳居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企业。
  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出生,祖籍山西省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曾为台湾地区首富,2007年福布斯全球巨富排行榜第142位。

(责任编辑:admin)